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分类文章

新安王氏谱中关于王杨姓来历的序文--王兴文

作者:王兴文  浏览次数:865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所谓王杨姓,是指王姓后裔由于某种原因而改为杨姓的情况,现在有的已经改为王姓,也有的活着记录为杨姓,死后记录为王姓,也有因现代原因而改为杨姓后不复王者,凡此种种实为我王姓同宗。比较著名的有京剧名旦杨月楼。现在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山东等地仍有很多王杨姓的后裔。关于二王杨姓来历的说法有多种。在我们王氏居地也有很多以杨命名的村庄,不知为何?是否也如此相关呢?如九江县的分水岭杨家大屋,庐山区的杨家颈等地所居者实为王姓或王杨姓,其中杨家颈所居者为思经公次子敬伦公后裔,已恢复为王姓。
   阅读我九江文政公秩下家谱,发现谱中也提到我新安王氏后裔有被改为王杨姓的谱序记录,文中所记为我新安后裔七房思经公秩下千十三公后裔于明初有被改为杨姓之事。现摘录于下,以供广大宗亲参考。因水平有限,句读标点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谱牒之作所以亲宗族、明世次、别疏戚,著其所自出,而表元烈启后昆之意亦寓乎其中,故凡士大夫家率有谱,足以为世道人心喜而孝子慈孙不失其良心者,传信传疑不肯毫末加损,如崛起骤出者欲与世族故家为颉顽,往往扳贤援贵以自矜大而舛谬错乱不自知者,君子不能不为之慨叹也。盖观王氏之谱有以知其出于孝子慈孙之良心君子必在所取也,王氏鼻祖敬宗为大司徙,始得于周灵王太子晋之世传流衍派至大献公,历四十九(应为四十八)世矣。自大献公之孙敬海迁居浮西龙潭,越二世行千十三季升徙居湖口浙桥,子孙繁衍散处于武山、坚山、酬山、文桥、五龙冲、华塘北原、黄芽潭、南溪桥并都昌皆其支派也。武库尚书王君恕字尚忠,与予长茅寅之同年,每教以其家世之详,云:会大夫遭元季世乱,避兵散处及高太祖皇帝戡定海宇而编户者乡音王杨不辨,里胥误作杨姓,登于版籍以为遗憾。后尚忠父别号员亭居士,自北原迁黄茅潭南溪桥,立重堂广厦,种竹绕亭,乐其隐逸,乡人皆以员亭隐君称之。享年六十有四,临终嘱曰:“吾祖与武山、文桥俱自浙桥分派,尔等能复则复之。”传至尚忠以明经登孙贤进士榜转夏官,即尊遗贝,疏于朝,迄复王姓,诏允其请,复姓王氏。是为溯流而穷源,由支而达固不失其所从来者矣。尚忠诸父大参公名政字以具者,由侍御至大参,历显二十余年。少参公名恪字孟廉者,历显宦互四十二年,具疏乙骸骨照。会致仕还乡前为侍御时草创谱系,由始祖千十三之派著其所可知,而中缺其所不可知,是又谨之至也。意,谱系之所可范者无出于庐陵欧阳氏,肩山苏氏之谱。然欧阳谱凡二十世祖而中缺其七世,苏谱自高祖以上失其传,未尝妄补一字。今尚忠谱自宋及元及我朝太祖以下皆著其所可知,而凡支派尊卑疏戚之辨、名讳宦爵生卒安葬之详,灿然毕贝不紊,而别例目推弓古义兼示训诫蔼然,人仁君子之心与苏氏欧阳同一彻也。岂如薄俗夸大喜高而冒昧之所为乎,然大参、少参二公与夏官郎先后历官于朝,各以廉能得君民士夫之心,朝廷尝论其善以示劝益卓卓王氏之贤也。此尚忠之心不为善继述而又褓封祖考其尊祖敬宗之心,益彰彰矣,王氏子孙尚世念之。  
                                 成化三年 八月 中浣 吉旦
    由此文可知,我新安王氏后裔确有被改为杨姓的情况,且发生在思经公秩下千十三公后裔族人中。(经本人查找文中所提到的王尚字恕忠,明王应斗先生所篡的《新安王氏统宗世谱》中有记录,在九江府志中也有关于王尚的记录)而千十三公后裔已分徙九江、安庆、潜山等地,不知还有多少没有改回王姓的。凡我族人遇有杨姓者自当想想可能为我们的同宗呀。
    对于文中所提到的方音误听说,在九江的杨修骏宗亲的帮助下我仔细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文中所说的方言不只是湖口方言,而是南方方言中的大部分地区,如在我们九江的庐山的主峰汉阳峰实为汉王峰。凡此在我这个九江人的身边确实有很多,更有婺源人方言中现在仍将王读为杨。
                                               
 
                                             王兴文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