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浮梁盘溪村王氏历史文化初探

作者:王建来  浏览次数:201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浮梁盘溪村王氏历史文化初探

6月12日,几名会员前往本县盘溪村拜访宗亲,受到宗亲们的热情接待。我们拜谒了两处历史古迹:璧公三代孙敬和公坟墓和宋太子中允王仲舒公祠。

盘溪村群山环抱,依山面水,溪流绕村交汇(这猜想是“盘溪”的得名由来),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庄。据宗亲介绍,自先祖迁居以来,收族聚里,耕田读书,至明代有三百来户。后由于外迁和1958年建水库搬迁,如今盘溪及附近敬和公后裔只有四五十户人家了。

我们先拜谒了敬和公古墓。盘溪《王氏宗谱》记载:“敬和,任保义郎。析居浮西盘溪,是为盘溪祖。”敬和公是思谦公三子,璧公三代孙。古墓就在村后来龙山山脚下,坐西北朝东南。我们看到的是重修坟墓,碑文精美,曰:“酉山卯向:迁浮始祖王公讳敬和府君之墓。”重修时间:“道光戊子八年季冬”,即公元1828年腊月,至今近200年了。

  


思谦公生于876年,按一般生卒规律推算,敬和公墓至今大约有1050年的历史了。这是我迄今看到的最早的王氏祖墓,盘溪历代裔孙如此保护祖墓的情怀,令人无比敬佩。


我们又参观了一座公祠:“宋太子中允王仲舒公祠”,公祠坐北朝南,占地约400平米。正面是石牌坊,形制规整,精雕细镂,美轮美奂,砖镂匾额清晰醒目,显示主人地位尊贵与高洁,也表达了后世的虔诚与敬仰。单层檐楼下面是石刻“惇叙”二字,义为家人亲友惇厚和顺,相聚叙情。东西两面有马头墙和防火墙,这是明代徽派建筑风格。公祠屋顶已倒塌,里面除了20多年前抢修的戏台还在,其他建筑已不在了,断垣残壁,杂草丛生,令人生怜。


公祠有题款,上款有二:一款是“明嘉靖四年(1525)仲春”,另一款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仲冬月”;下款是“合族裔孙鼎新重造”。由此看来,在明、清两代,盘溪宗亲曾对公祠进行过修缮。据说该公祠始建于北宋年间,由此推测,北宋年间和明、清两代的盘溪村定然是族姓兴旺,人才辈出。

其实,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牌坊是利用明、清石牌坊而修缮的当代“恢复版”,是2007年“全省文物保护工程实施项目”的产物。因为公祠的破败、倒塌以及文物贩子的觊觎,盘溪宗亲们曾为抢救公祠而不断奔走呼吁。


据盘溪《王氏宗谱》记载,王仲舒(1013-1085),字茂先,又名王仲衍,璧公七代孙。“庆历壬午二年(1042)进士,累迁太子中允。”

    “太子中允”是什么官职呢?它起源于东汉,经历朝改名,宋初用为文臣寄禄官,负责太子的内务服务以及文学侍从,正六品。(寄禄官,说白了,就是享受某某品级待遇的一个虚职,比如,州县官是正六品以下的,在授予“太子中允”头衔后就可享受正六品的待遇了。)据当地宗亲讲,王仲舒曾为太子的老师。

王仲舒是浮梁县历史名人,也是璧公后裔中的佼佼者。在当地有一些关于他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由于资料有限,他的生平成就如今已很难说清了。


18日,我又专程去了万寿寺,这里有王仲舒亲笔留下的摩崖石刻,这是市级(景德镇)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寂。石刻历经千年溪水冲蚀,石刻浸水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了。不巧突然阵雨,于是匆匆离去。改日定当拜谒,聆听茂先公讲给后人鲜为人知的美丽故事。

穿越千年,我们很难寻觅先祖坚强耕耘的足迹,也听不见抑扬顿挫的书声。初探盘溪,读一段历史,听一个传说,激荡于心的只有虔诚的膜拜和永远的自豪。


浮梁县王璧文化研究会  王建来

                                   2020年6月20日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