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956977276
遵循CNGEN中文家谱通用数据标准 重新定义家谱编修与传承的方式

保家卫国 人和社 王汗青

浏览次数:2449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保家卫国  人和社

在明末清初的战乱年月里,古老的雷池大地在硝烟中呻吟、叹息。 一会儿是张献忠的起义军,一会儿又是左良玉的残兵败将,一会儿又是满清的军队, 一拨刚去,一拨又来,铁蹄踏烂了望江人的家园,也踏碎了望江人的安居乐业梦。 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有一批望江人奋勇而起,拿起刀枪,与来犯的各路敌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 为保卫望江,保卫家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王之庆和他领导下的“人和社”。

王之庆(1593~1645),字修祜,号天宠,家住望江县高士镇佩山脚下的王家老屋。幼年家贫,“躬耕养父母,读书尚奇节。”崇拜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尤其仰慕爱国大诗人屈原。 崇祯二年(1629),以明经除福建尤溪令,政绩卓著。后因离家数千里,父母无人照顾,思“报刘之日短矣!”遂致仕归。时逢天下大乱,义军四起,土匪横行,而明政府又腐败无能,贼来,申请援兵,往返调拨,稽延时日,远水救不了近火; 等援兵来到,贼去又远,反张皇索饷,抢掠百姓,望江人是苦不堪言。王之庆知道官军不可靠,唯有自救,才有希望。 遂请示安庆知府黄配玄,招募远近青壮年,成立“人和社”。在王之庆统领下,多次击退来犯之敌,保卫了望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张献忠攻桐城,与官军黄得功、刘良佐战于鲍家岭,败退,转攻望江。王之庆率领“人和社”,立烽烟炮石,竭力死守七日七夜。并设伏兵于城外,里应外合,斩杀了张献忠部将渠魁。张献忠败走,盘踞潜山天堂寨,养精蓄锐。 十二月十三日夜三更时分,攻破太湖县城,连营二十里。太湖知县杨春芳,参将邱猷被杀。 到天亮时分,大军已到望江城下。从此,“人和社”与张献忠军队隔墙对峙,无日无夜,无休无息。王之庆与“人和社”将士们,以城楼为议事厅,以墙角为卧室,饥食糠团,渴饮雨雪,誓死抵抗, 自冬经春,历时三个多月。

十六年(1643)年二月,左良玉率战船进逼安庆。 张献忠见久攻望江不下,便撤兵,往太湖而去。谁知左良玉十万军队进驻安庆后,张皇索饷。王之庆又外费调停,内图保息。 总算为望江人争得了一线生机。左良玉死后,其军队由其子左梦庚统领,四处游走,抢州掠县。多次兵临望江,都被王之庆率“人和社”击退,伤亡惨重,因此恨望江人入骨。 不久,明朝灭亡,清军南下,左梦庚率部投降了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左梦庚率军攻陷安庆,纵使部下在城中抢劫,并烧毁了五座城楼。随即进军望江,四面攻城。王之庆率“人和社”竭力死守,历时两个多月。左梦庚恼羞成怒,便向英王阿济格进谗言说:“望严邑难降,终必负固;请即屠之。” 阿济格听后大怒,调集大军,准备屠城。在此紧急关头,王之庆一人一骑,径赴英王营。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终于与英王立约:“望江归顺大清,清军立即撤兵,不得损害望江一草一木。”英王爱王之庆的才华,任命王之庆为黄州守。王之庆笑而不言。为救全城百姓,只得随军去黄州。 行至九江府,穿上明朝官服,投入琵琶亭后的碧水池中,枕泥吸淖而死。

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学家王葆心先生, 在《靳黄四十八寨》、《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等著作中,对王之庆评价甚高,并将“人和社”列为“江淮七十二寨”之一。

为使后人记住这一英雄群体,特将“人和社”主要人物开列于后。 他们是:王之庆、龙之珠、何国选、龙应熊、胡知德、张应宾、陈士显、章奏韶、何继缙、李敏春、 周启贤、陈学泰、金日章、韩应缵、金日耀、欧世臣、虞应朝、朱尚官、史载昌、王之甲等。

 

(望江  王汗青  恭撰)

 

京ICP备05035345号

王璧文化  部分版权为来源作者和网站所有

电子邮箱:xalyws@163.com     830732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