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生于琅琊国临沂县都乡南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北),后徙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五岁时,王羲之就跟随父亲王旷、母亲卫氏卷入南迁之患。南迁后,伯父王导率领琅琊王氏族人在一个叫乌衣巷的地方住下(今南京白鹭洲公园西,夫子庙文德桥南)。这时,住在这里的还有一门望族—谢氏。王谢两家子弟在乌衣巷里很令人羡慕。王羲之六、七岁时就在其表姨母卫夫人熏陶下读书、写字了,因为幼时口吃,语言不多,所以进步很快。王旷不但重视对羲之书法的指导,而且从卫夫人手上得到一本蔡邕的《笔法秘籍》授予羲之。后来,又从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学到了七种笔画造型,因而书法进步更加明显。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王旷兵败胡人手下,软禁而终。于是羲之幼年失父,只有伯父王导、王敦对其不同程度的关怀和照顾。
晋太宁元年(323年),王羲之21岁。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王导的侄儿们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个故事便成了“择婿”和“袒腹”的两个典故。
王羲之二十三岁,在岳父郗鉴和堂伯父王导的推荐下任秘书郎。在这一时期,他发现了朝中很多名家著述,并抄录了一些珍贵典籍,其中有钟繇、胡昭、张芝、索靖、韦诞皇象等人的手迹。他遍为临池,勤于思考,增加了对书法艺术的感知。他的岳父也是书法家,对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过三年,他当上了会稽王友,这个职务虽然清闲,却使他早与会稽地域发生了关系。29岁,他独当一面的当上了临川太守,一家人搬到了临汝(今江西抚州市西)居住。因为母亲病逝,离职服丧三年。丧期满后,王羲之进入征西将军庾亮的幕府任参军。当时,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任宰相,据说打算让羲之任别职,但王羲之不愿在京城为官。于是,一家搬迁到武昌,赴任新职。因为庾亮临终前上书称王羲之“清贵有鉴才裁”,后来被朝廷擢用,王羲之38岁进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因为这个“将军”之职是个虚设的头衔,在江州任职二年多时间,主要从事替庾翼征兵调粮,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便再三向朝廷要求辞去江州刺史一职。
咸康七年(公元341年)王羲之获准辞职还到建康。一家人搬迁到建康后,王羲之一时没有新职。他便一边教育自己的六子一女,一边自己练习书法,生活倒也充实。从江州回到乌衣巷老家的第三年,王羲之42岁,生下第七子献之。从咸康八年(342年)到永和三年(347年),是王羲之体力、智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有足够时间精研书法,得以成为中华书坛“书圣”的关键时期。并写下代表作《伏想帖》和《临护军教》。在这五年内,朝廷多次以“侍中”、“礼部尚书”和“护将军”招用他,他都推迁不拜。一直到永和四年(348年),朝廷再一次下昭书,王羲之才结束五年的闲居生活,当上了护将军这个专职武将,所以后人称他“右将军”。
王羲之在任护将军前后三年,随时随地,一支鼠笔总是伴随着他。因此他还是不安于此职。永和七年(351年)会稽内史王述丧母归家服丧,朝廷才诏令屡屡要求辞职的王羲之接任会稽内史职务。这次王羲之欣然受命,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王羲之当过会稽王友,对会稽有感情;二是会稽素为江左重地,说明朝廷对他的重用;三是父母的坟墓已由临川移至会稽山阴,这里是父母安息之地。这年他49岁,在任会稽内史五年,他巡视会稽所属的10县,和永嘉郡管辖的4县,还到临海、建安、东阳(原属于会稽郡)巡视。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有五大政绩:一、督课农功, 生养人口;二、开仓赈灾,宣布禁酒;三、诛翦奸吏,力除政弊;四、危言进谏,策划国是;五、重教化风气,兴诗书习俗。这是他从政生涯的黄金期,他所以享誉“循吏”的清名,主要政绩就出在这五年,故世称“王会稽”。因为“内史”就是“太守”,也有人称他为“王太守”的。
东晋永和九年(353),是王羲之任会稽内史的第三年,这是他人生岁月中最难忘的一年。这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邀好友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也不如原稿了。序文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断然没有想到,这次修禊会给后世带来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篇序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兰亭修禊之后,王羲之闲情逸致的思想、与三教九流对话的意识和安享天伦之乐的夙愿产生了。这是一个地方官员在处办政事已游刃有余,对仕途生涯的认识已炉火纯青的表现。因此,王羲之再次向朝廷提出了辞官的请求。永和十一年(355年),朝廷接报,见王羲之誓言坚定,批准了他的请辞。
无官一身轻。王羲之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学道研医,并继续从事他神萦梦绕的书法大业。自王羲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是其代表作。
王羲之一生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品性高洁的王羲之对做官一直没有多大兴趣,最终辞官归隐,来到了风景宜人的江南,他在绍兴一带居住时,经常漫步在水乡泽国,观察群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很多。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逝世,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王羲之与郗浚结婚一共生下七子一女:王玄之、王凝之、王刘氏字孟姜、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他们受父亲的影响,都擅长书画、诗文,犹以王献之书法功底最深,与其父在书坛上并称“二王”。
晋太宁元年(323年),王羲之21岁。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王导的侄儿们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个故事便成了“择婿”和“袒腹”的两个典故。
王羲之二十三岁,在岳父郗鉴和堂伯父王导的推荐下任秘书郎。在这一时期,他发现了朝中很多名家著述,并抄录了一些珍贵典籍,其中有钟繇、胡昭、张芝、索靖、韦诞皇象等人的手迹。他遍为临池,勤于思考,增加了对书法艺术的感知。他的岳父也是书法家,对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过三年,他当上了会稽王友,这个职务虽然清闲,却使他早与会稽地域发生了关系。29岁,他独当一面的当上了临川太守,一家人搬到了临汝(今江西抚州市西)居住。因为母亲病逝,离职服丧三年。丧期满后,王羲之进入征西将军庾亮的幕府任参军。当时,王羲之的伯父王导任宰相,据说打算让羲之任别职,但王羲之不愿在京城为官。于是,一家搬迁到武昌,赴任新职。因为庾亮临终前上书称王羲之“清贵有鉴才裁”,后来被朝廷擢用,王羲之38岁进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因为这个“将军”之职是个虚设的头衔,在江州任职二年多时间,主要从事替庾翼征兵调粮,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便再三向朝廷要求辞去江州刺史一职。
咸康七年(公元341年)王羲之获准辞职还到建康。一家人搬迁到建康后,王羲之一时没有新职。他便一边教育自己的六子一女,一边自己练习书法,生活倒也充实。从江州回到乌衣巷老家的第三年,王羲之42岁,生下第七子献之。从咸康八年(342年)到永和三年(347年),是王羲之体力、智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他有足够时间精研书法,得以成为中华书坛“书圣”的关键时期。并写下代表作《伏想帖》和《临护军教》。在这五年内,朝廷多次以“侍中”、“礼部尚书”和“护将军”招用他,他都推迁不拜。一直到永和四年(348年),朝廷再一次下昭书,王羲之才结束五年的闲居生活,当上了护将军这个专职武将,所以后人称他“右将军”。
王羲之在任护将军前后三年,随时随地,一支鼠笔总是伴随着他。因此他还是不安于此职。永和七年(351年)会稽内史王述丧母归家服丧,朝廷才诏令屡屡要求辞职的王羲之接任会稽内史职务。这次王羲之欣然受命,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王羲之当过会稽王友,对会稽有感情;二是会稽素为江左重地,说明朝廷对他的重用;三是父母的坟墓已由临川移至会稽山阴,这里是父母安息之地。这年他49岁,在任会稽内史五年,他巡视会稽所属的10县,和永嘉郡管辖的4县,还到临海、建安、东阳(原属于会稽郡)巡视。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有五大政绩:一、督课农功, 生养人口;二、开仓赈灾,宣布禁酒;三、诛翦奸吏,力除政弊;四、危言进谏,策划国是;五、重教化风气,兴诗书习俗。这是他从政生涯的黄金期,他所以享誉“循吏”的清名,主要政绩就出在这五年,故世称“王会稽”。因为“内史”就是“太守”,也有人称他为“王太守”的。
东晋永和九年(353),是王羲之任会稽内史的第三年,这是他人生岁月中最难忘的一年。这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邀好友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契(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也不如原稿了。序文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断然没有想到,这次修禊会给后世带来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篇序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兰亭修禊之后,王羲之闲情逸致的思想、与三教九流对话的意识和安享天伦之乐的夙愿产生了。这是一个地方官员在处办政事已游刃有余,对仕途生涯的认识已炉火纯青的表现。因此,王羲之再次向朝廷提出了辞官的请求。永和十一年(355年),朝廷接报,见王羲之誓言坚定,批准了他的请辞。
无官一身轻。王羲之携子操之由会稽蕺山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且与许询、支遁诸名士,遍游剡地山水,学道研医,并继续从事他神萦梦绕的书法大业。自王羲之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王羲之遗迹遍及全县各地。嵊西独秀山为王羲之读书处,山上观音殿悬有“右军旧游地”匾额;山麓建桃源乡乡主庙,奉王右军为乡主。嵊北嶀山的羲之坪、嵊东的清隐寺、嵊新交界的王罕岭等,均为王游憩之地,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王羲之作品的真迹已难得见,我们所看到的都是摹本。王羲之楷、行、草、飞白等体皆能,如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他所书的行楷《兰亭序》是其代表作。
王羲之一生爱鹅,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品性高洁的王羲之对做官一直没有多大兴趣,最终辞官归隐,来到了风景宜人的江南,他在绍兴一带居住时,经常漫步在水乡泽国,观察群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很多。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逝世,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王羲之与郗浚结婚一共生下七子一女:王玄之、王凝之、王刘氏字孟姜、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他们受父亲的影响,都擅长书画、诗文,犹以王献之书法功底最深,与其父在书坛上并称“二王”。